2025制药行业质量技术控制大会
无标题文档

CPQC2025-济南站

日程安排(免费参加)

10月22日

专场一:药品研发与再注册和技术转移
主持人:药监专家

09:00-09:10

开幕致辞
主办方领导

09:10-09:50

修订中的《无菌药品附录》主要特点解读
药监专家、国家药品资深检查员 程老师

09:50-10:20

药品研发之技术转移管理

山东百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 陈兆伟

10:20-11:00

中场休息、技术交流

11:00-11:30

B证企业如何将相关注册工艺转移到C证企业

药监专家、国家药品资深检查员

11:30-12:00

药品注册核查中记录与数据可靠性的关注重点

药监专家 田老师

12:00-13:30

自助午餐、技术交流

专场二:药品实验室管理
主持人:药监专家

09:00-09:10

开幕致辞
主办方领导

09:10-09:50

药品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监管现状及实践探讨
药监专家 唐老师

09:50-10:20

应对数字化监管的QC实践
赛国家药监局药品数字化监管特聘专家、海尔生物医疗生物制药场景负责人 蒋能群博士

10:20-11:00

中场休息、技术交流

11:00-11:30

药品生产企业QC检验中样品的管理与处理要点

药检院专家

17:30-18:00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灭菌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

制药行业微生物专家 国老师

专场三:药品检验检测
主持人:药监专家

13:30-14:10

药品风险管理ICH Q9的深度解析与应用
药监专家 田老师

14:010-14:50

2025版《中国药典》制药用水的变化解读及检验注意事项
药监专家

14:50-15:30

2025版《中国药典》方法学验介绍及药品GMP符合性检查要点
药检专家

15:30-16:00

中场休息、技术交流

16:00-17:00

2025版《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增修订解读及案例应用

药检专家

17:00-17:30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法规要求及研究现状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华

专场四:药品污染与质量控制
主持人:药监专家

13:30-14:10

药品风险管理ICH Q9的深度解析与应
药监专家、国家药品资深检查员

14:10-14:50

药品生产企业厂房、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与污染控制
药监专家、药品GMP资深检查员

14:50-15:30

GMP检查中,环境监测常见的缺陷分析
药监专家、国家药品资深检查员

15:30-16:00

中场休息、技术交流

16:00-17:00

药品洁净实验室的环境监测与控制及相关标准解析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李老师

17:00-17:30

符合新GMP附录1的气流流型研究测试技术

奥星集团 验证与合规专家 刘致


专题培训班

2025版《中国药典》理化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确认解读及案例C类票(收费)

讲师简介:王老师 省药检院首席专家,主任药师。从事药品监督检验20余年。

上午
09:00-12:00

一、分析用电子天平称量指导原则及其应用

(一)分析用电子天平的仪器确证 1、校准(Calibration) 2、校正(Adjustment) 3、性能核查(Performance Check (二)分析用电子天平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1、环境要求 2、电子天平的安装 3、电子天平的使用 4、电子天平的维护 (三)称量规范 1、称量容器 2、称量操作方法 3、特殊样品的称量 4、称量安全性 (四)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与称量相关的问题 (五)常见检验方法中天平的选择

二、9094 分析仪器确证指导原则及其应用

(一)、数据质量组成 (二)、分析仪器确证过程 1、设计确证(DQ) 2、 安装确证(IQ) 3、 运行确证(OQ) 4、 性能确证(PQ) (三)、分析仪器确证实施 1、仪器分类 2、角色和责任 3、确证实施程序 (四)、软件验证 (五)、变更控制 (六)、确证文件管理 (七)、应用 1、确证要求 2、确证实施 3、应用例子 附录 C 采购核查示例 附录 D 安装核查示例 附录 E 验收核查示例 附录 F 运行核查示例 附录 G 运行核查用标物的选用原则..附录G 运行核查用标物的选用原则
下午
13:00-16:00

三、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一)分析方法验证研究 1 分析方法生命周期内验证 2 可报告范围 3 稳定性指示特性的证明 4 多变量分析方法的考虑 (二)验证试验、方法学和评价 1 专属性/选择性 1.1 无干扰 1.2 与正交方法比较 1.3 技术固有合理性 1.4 数据要求:鉴别、含量、纯度和杂质检测 2 范围 2.1 响应 2.1.1 线性响应 2.1.2 非线性响应 2.1.3 相对响应 2.1.4 多变量校正 2.2 范围下限的验证 2.2.1 基于直观评价 2.2.2 信噪比法 2.2.3 基于线性响应的标准差和斜率 2.2.4 基于范围下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2.5 数据要求 (1)检测限 (2)定量限 3 准确度和精密度 3.1 准确度 3.1.1 与标准物质比较 3.1.2 加样回收试验 3.1.3 与正交方法比较 3.1.4 数据要求 3.2 精密度 3.2.1 重复性 3.2.2 中间精密度 3.2.3 重现性 3.2.4 数据要求 3.3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联合验证 4 耐用性 5 系统适用性试验 6 统计学考虑